书籍封面

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 槽叔

简介:

《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》是一本针对普通人的实用贴心的保险指南。有了这本轻薄实用的手册,一个对保险此前零了解的普通人,在想要购买保险面对保险业务员时,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。本书编排贴心实用,层次分明,首先破除普通人对保险可能有的疑虑,对问题给予直截了当的答疑,其次讲述正确购买保险的必备技能,之后着重介绍普通家庭最需要的几大险种,如重疾险、意外险、寿险等等,此外,关于家庭财物的保障如房屋、汽车都有涉及。可以说是涵盖了普通人对于保险所有可能的疑惑,在选购保险时的种种疑问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解答。本书附录列出了极具指导性的表格,教你判断接触的保险业务员是否靠谱,DIY家庭保险配置清单,去香港买保险该问清什么问题。最后,附赠折页——《人人都看得懂的保险购买策略》。手把手教你选好自己需要的保险。

41个想法

◆ 自序 当焦虑的中国新中产,遇见拧巴的保险

我国保险市场虽然保费规模大,但风险保额少。也就是说,每年几万亿元的保费,大部分都是为了理财和赚钱,真正希望解决疾病、死亡等人生风险的并不多。

◆ 01 破除误会:我们真的了解保险吗?

不少人误以为猝死也是一种意外。整晚熬夜工作以致猝死,怎么能不算意外呢?但医学上对于猝死的定义是:因疾病而突然死亡。保险公司也将猝死责任视为因突发疾病导致的身故。

◆ 买保险一定要返本吗?

这类重疾险名叫“提前给付型重疾险

◆ 保额大小,保障多久,自己来决定

保险产品其实也有三大件。上一章分析的保险责任就是其中之一,余下两大件分别是保险产品的保额和期限。

而长期保险产品就不一样了。它的定价方法遵循两个原则:一是均衡费率原则,二是保证费率原则。

保险这种产品不是一次性的,它是陪伴你度过漫长人生的一种风险规划。

◆ 如何与保险业务员打交道

对于保险业务员的尊重,也体现为善于在咨询过程中提出问题。比如,条款能给我看一下吗?为什么我需要这款产品?为什么这类产品你们家的最好?能比较一下不同产品吗?为什么要保终身?为什么这个附加险值得购买?

◆ 你的公司给你买保险了吗?

团险通常由4个保险产品组成:定期寿险、重大疾病险、意外险、医疗险。

部分企业会选择在团险中增加高端医疗险,这类保险价格不菲,可以让员工发生意外或者生病时,毫无顾忌地走进一家私立医院[插图],报上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,直接享受门诊、治疗、开药等一条龙服务,最后通过名为“直赔”的方式,不用交一分钱,所有费用由保险公司和医院结算。

许多人选择辞职创业时却发现,再也享受不到覆盖广、额度高、保障全的团险保障了。更尴尬的是,这时他们也往往人到中年,可能会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而错过最好的投保时机。

◆ 03 重点关注:中产必备的“四大保险金刚”

所以,如果谁对你说重疾险是确诊即赔的,那他显然理解得过于简单

在确保保额充足的情况下,我们可以把保额拆成两个产品来实现,一个保到退休,另一个保终身。比如,对于需要60万元重疾险保额的小王来说,可以选择买一份保终身的3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,再买一份保到70岁的3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。这比直接购买一份保终身的6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,花费更少。这种终身险和定期险搭配购买的方法,一方面可以解决人生关键时期(退休前)的风险问题,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步入老年后也有保障。

◆ 定期寿险:解决人生中最大的风险

意外险只保障由于意外导致的身故。通俗地说,如果是意外造成的死亡,就赔;如果是疾病造成的死亡,则不赔。

定期寿险还要考虑的问题是保障期限。到底要保到多大年龄呢?我个人建议,以退休年龄为标准,60岁或70岁皆可。至于缴费年限的选择,我建议尽可能拉长,20年交或30年交皆可。缴费年限越长,年均保费越低,从而做到用尽可能少的钱去撬动尽可能高的保额。

◆ 商业医疗险:让高额医疗开支不再可怕

插管后ICU(重症监护病房)的费用直线上升。预计插管能顶72小时,如果还不行,就要上人工肺了。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,之后每天2万元起。我们估算了一下,家里所有的理财产品(还好没有买30天以上期限的产品)、股票卖掉,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,理想情况下能撑30-40天。那么40天以后呢?

第一种是包含门诊责任的商业医疗保险,可暂且称之为门诊医疗保险。

第二种是包含住院责任的商业医疗保险,我们称之为住院医疗保险。

如果一个人罹患影响正常生活的重大疾病,那他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:一是治疗费用太高,掏空家底;二是无法继续工作,失去收入。前者可以靠商业医疗保险解决,后者则只能靠重疾险解决,两类保险的功能不一样。

◆ 意外险:不容忽视的“小”保险

出了中国国境,医疗费用千差万别,如果和国内混为一谈,得出的数据必然没有参考意义。所以,不管是出国旅游、工作还是学习,我们都需要额外购买境外意外险。

至于意外医疗的保额,一两万就足够了。如果是一两万元都治不好的意外受伤,一定已经严重到需要做手术或者长期住院治疗了,这时理赔的责任就可以交给上文提到的住院医疗保险了。

,意外险的价格远低于定期寿险。这是由发生概率决定的。所以我强烈建议各位,尽可能把意外身故的保额提高。花最少的钱,撬动更高的杠杆,这是意外险的真实写照

因此,孩子和老人的意外险,应侧重于考虑提升意外医疗的保额,而没有必要追求意外身故的高保额。

◆ 04 优化配置:给保险升个级

其实,如果早两年做规划,我们就可以通过高端医疗险解决这笔开销。在大中城市的私立医院及三甲医院的特需部、国际部,不少患者都是通过高端医疗险来报销医疗费用的。

第三,保障更全面。除了传统的门诊、住院两大块之外,高端医疗险还包含分娩、牙科、眼科、体检等责任,要知道,这些治疗通常都在常规医疗险的除外项目里,一般医疗险都不管。

E就是高端医疗险的终极形态,我把它叫作“十八万先生”(对于30岁的我,每年需要花18万元才能享受到这种服务)。

这样一来,市场上就出现了几千元钱的高端医疗险:只涵盖三甲医院特需和国际部,只保障住院责任,一年的保费只要三四千元(投保人为30岁的价格)。要知道,以月薪两万元的中产一族为例,每个月的医保就要2000多元(个人交400元,公司交2000元)。这样看来,一年三四千元的“高端医疗险”,价格真的不算贵。

◆ 保险能为我的养老做什么?

罹患重大疾病这个风险,可以靠重大疾病险和医疗险来解决。英年早逝的风险,则可以靠定期寿险和意外险来解决。

我特别建议,每月缴纳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的上班族,一定要投保税收递延养老保险,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包含政府福利的养老保险政策。每月投入1000元,除了获得3%~4%的稳健复利收益,更能直接获得一部分延迟缴税。

说实话不算很难。身边朋友的工资基本上都是1000元左右,每个月拿出20%买养老保险其实压力不太大,但买的人确实不多。

◆ 我该去香港买保险吗?

如果你的香港保险合同是在内地签署的,而非本人前往香港签署,那么它既不受国内法律保护,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,就是“地下保单”。

◆ 05 个性化定制:保险方案,你自己说了算

无论一个人多么排斥保险,一旦他有了孩子,就会开始关注如何为孩子配置保险。

孩子一旦患危重疾病,除了需要长期投入高额治疗费用,父母也可能为了照顾孩子而辞掉工作。因此,重疾险和高保额住院医疗险是应该首先为孩子配置的保险。

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身故赔偿限额是20万元。10~18岁的未成年人,身故赔偿限额是50万元(注意:航空意外、自然灾害意外不受此规定限制)。

孩子真正需要的商业保险其实只有三款:重大疾病险、意外险、高额住院医疗险。

请记住一个事实:少儿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非常低。这直接决定了儿童重疾险的价格十分便宜。因此,为孩子配置重疾险,一定要抓住价格优势,尽可能提高保额,拉长期限。都是100万元的终身重疾险保额,30多岁男性的购买价格,可以达到小孩子的两倍多。

最后,我总结一下为孩子配置保险的几个关键点。1.作为父母,先把自己的保险配置好,因为你才是孩子最大的“保险”;2.在购买任何商业保险之前,先为孩子办理好当地的少儿医保,这是政府给予的福利,一定要充分利用;3.结合自身预算,首先配置高保额的重大疾病险和住院医疗险,其他的保险则量力购买。

◆ 如何给父母买保险

更重要的是,与重疾险不同,住院医疗险的保额通常不受年龄影响,挑选一个续保条件好、保额高、责任全的住院医疗险,远比买重疾险更“划算”。所谓的划算,指保费倒挂。

◆ 如何给自己买保险

对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,定期寿险非常便宜,用几百元钱即可撬动几十万元的保额。女性投保的费率几乎是男性费率的一半,更加划算。

◆ 为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买份保险

保障房屋财产安全的保险,统称为家庭财产保险,也可简称为家财险。如果你觉得没必要给自己的房屋买一份这样的保险,那可能是因为你不知道它有多便宜。

◆ 外出旅游,请一定买份旅游险

购买旅游险的一条标准就是:责任越多越好。

◆ 后记 关乎一生的“基础设施建设”

牙科和眼科是高端医疗险的常见责任,也是企业和机构善待员工的最好证明。